当前位置: 澳门威尼斯人官网,澳门威尼斯赌场>政务公开>政策解读>媒体视角

重庆启动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 让农民工“家门口”就业

发布时间:2025-04-02 15:56
发布时间:2025-04-02 15:56
字号: [小] [大] 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
促进农民工就业,是保障产业用工和推动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。近日,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重庆市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《方案》明确,以农民工就业意愿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,我市将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精准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,2025—2027年,全市每年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30万人以上。

具体来讲,在产业发展方面,实施就业容量拓展行动。我市将全面落实社保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政策,积极推广“直补快办”“免申即享”服务,稳定现有岗位。同时,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,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集群,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回升,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,每年计划新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。此外,针对用工需求大的行业,将开展专项供需对接活动。

在项目载体方面,实施就近岗位开发行动。我市将通过实施以工代赈,挖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工潜力,建设劳动密集型就业帮扶车间,对新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给予最高50万元/个的一次性建设补助。同时,加大政府购买基层社会服务投入,拓展乡村公益性岗位,每年公益性岗位数量将保持在10万个以上。

同时,劳务品牌培育行动将加快品牌提档升级,每年新培育市级劳务品牌10个以上,并给予最高50万元/个奖补。各区域将根据自身特色打造不同类型的劳务品牌,如中高端技能型、高品质服务型和文旅类等。此外,还将实施家政品牌培育计划,每年新增家政从业人员2万人以上。

开展技能素质提升行动,我市将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,确保培训后总体就业率达60%以上。通过调整紧缺职业(工种)目录,开展项目制培训,实施企业职工学历技能双提升计划等措施,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。

灵活就业支持行动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,我市将支持新业态发展,每年新打造30家以上零工市场(驿站),并为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提供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。

市外回引就业行动将依托驻外劳务办事机构等,动态掌握重庆籍农民工返乡意愿。举办“春暖农民工”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,每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3000场次,并运用数字化平台推送就业信息,支持跨区县劳务协作。

与此同时,在服务提质方面,我市将实施困难农民工帮扶行动、劳动权益维护行动,以及公共服务保障行动。健全大龄农民工就业帮扶机制,积极筹集适合大龄农民工的保安保洁、仓库管理、工厂物料整理等岗位,开展送岗上门活动,帮助大龄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;推进社保高质量扩面和治理欠薪工作。每年开展新市民培训10万人次,举办“重庆农民工日”等活动,帮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。把农民工公共服务纳入“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”,为农民工落户提供便利,保障其随迁子女就学权益,强化住房保障,开展新市民培训和文化活动,加强工会驿站(渝工港湾)建设。

此外,我市还将开展返乡创业扶持行动,深化创业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。比如,建立信息库与招商团队,提供融资、用工等保障,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个人、小微企业可分别申领最高30万元、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,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%的贴息;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,给予最高8000元/户的一次性创业补贴;建立“导师库”提供服务,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持续优化创业环境,推动“渝商回归、外商来渝”。

我是“渝快小宝”
点击我,为您语音播报

您即将离开“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”